1.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:
⑴ 水库建设:要分析库址、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不是需要移民等。
① 选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、洼地的出口;
② 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,尽可能避开断层、喀斯特地貌等,预防诱发水库地震;
③ 分析占地搬迁情况,尽可能少淹良田和村镇。
④ 还应该注意修建水库时,水源要较充足。
⑵ 交通运输线路选择某地的原因:
等高线稀疏,地形坡度和缓,建设周期短,资金投入少,施工容易.
⑶ 确定某地为盆地,判断理由:
河流向中部汇集,表明地势中间低,四周高.
⑷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,缘由:该地地势较高,河水可顺地势自流.
⑸ 农业规划:依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种类、地势起伏、坡度缓急、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,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策略;如平原区域进步耕作业,山地、丘陵区域进步林业、畜牧业。
例:选择某地为梯田,理由:
该地地势平缓,坡度较小,在此开垦梯田,既扩大耕地面积,又利于水土维持,
达到生态、经济、社会效益的统一,达成可持续进步.
⑹ 坡度问题:一看等高线疏密,密集的地方坡度陡,稀疏的地方坡度缓;
例:登山选择某线路,缘由:该地等高线稀疏,地形坡度较小。
⑺ 通视问题: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,假如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,则两地可互相通视;注意凸坡不可见,凹坡可见;注意题中需要,剖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。
⑻ 河流流向: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,发育于河谷,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。
⑼ 水系特点: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,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,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。
⑽ 地形对水文的影响:
① 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,由高处向低处流。结合地图方向可确定河流的具体流向。
② 地势陡峭的山区,一般河流流速大、水流急,有丰富的水能资源。
③ 平原区域,一般河网密布,流速平缓,水量丰富的河段有益于航运。
④ 山脉往往是相邻两大流域之间的分水岭,依据山脊线可确定河流流域的范围。
⑾ 地形特点的描述:
① 地形种类;
② 地势及起伏情况;
③ 主要地形区分布;
④ 要紧地形剖面图特点。
⑿ 地形种类判读:
1、步看等高线形状:
① 等高线平直,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,
② 等高线闭合,则可能是丘陵、山地或盆地;
2、步看等高线的注记:
① 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,
② 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;
③ 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;
④ 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,且注记在200——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,
⑤ 注记在500米以上,等高线密集的地形为山地。
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种类,必须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,办法可参照上述办法进行。